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融资炒股是什么,彭德怀遇到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,那就是志愿军汽车严重短缺,直接影响了后勤补给的正常运转。对于当时的志愿军来说,无论是汽车数量还是合格司机,都是极其稀缺的宝贵资源。更为严峻的是,我军在朝鲜战场上无法掌控制空权,日益延长的补给线路成为美军空中力量重点打击的目标,导致我军的汽车损失急剧增加,补给难度不断加大。
俗话说,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尽管彭德怀军事指挥才能出众,但若不能保证补给线畅通无阻,再高明的指挥也难以发挥作用。得知大量汽车被美军空袭摧毁的消息后,彭德怀立刻找来了洪学智商讨对策,期望洪学智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然而,让彭德怀意想不到的是,洪学智听完他的陈述后,沉默了一会儿,竟然反倒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:既然美军这么喜欢轰炸汽车,那就主动让他们去炸吧!
展开剩余78%这句话令彭德怀颇为吃惊。因为当时我军后勤主要依赖铁路、汽车和肩挑马驮三种运输方式。铁路虽然承载量大,但线路固定且频繁遭到美军轰炸机的攻击。肩挑马驮灵活但运输能力极其有限,汽车运输线则成为补给的关键环节,因此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后勤体系的稳定。
此时,彭德怀最为焦虑的有两点:一是美军战斗机频繁针对汽车运输线实施轰炸,几乎天天轰炸,导致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惨重,长期如此,补给压力巨大;二是我军汽车数量本已严重不足,难以承担庞大的运输任务,急需寻找有效手段以规避美军空袭。
原本彭德怀期待洪学智能提出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,却没料到他竟然给出了如此不同寻常的主意。面对彭德怀的疑惑,洪学智耐心解释了他的想法。
洪学智自入朝鲜以来,长期专注于后勤补给的保障工作。如何保护汽车运输线不受美军空袭,成为他日夜思考的重大课题。连续几天几夜,他几乎无暇休息,心中一直盘算着避免美军轰炸的各种策略。
一开始,为了躲避美军轰炸,我军将运输时间由白天调整到夜晚。但美军很快摸清规律,将轰炸重点转移至夜间,任何汽车开灯都立即招致轰炸。随后,我军改为随机运输时间,汽车覆盖树枝树叶伪装,力图减少被发现的概率。但夜间不开灯,运输速度明显放慢,白天伪装效果有限,美军利用照明弹仍能轻松发现目标,汽车损失依然严重。
洪学智为此绞尽脑汁,经过几日反复思考,终于设计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措施:将整个运输系统整合管理,在沿线设立观察哨,一旦发现美军飞机,立即向运输车辆发出预警,运输车立刻熄火关闭灯光,采取隐蔽措施。这种方法显著提升了运输安全性和效率。
同时,洪学智还要求运输车尽量夜间行驶,既减少白天轰炸风险,也保证司机获得充分休息。车辆到达终点后,立即覆盖稻草和树枝,伪装成草垛,从高空看几乎无法区分,极大降低了被敌机发现的概率。
该策略一度使美军轰炸行动效果大减,许多飞机绕场一圈后找不到有效目标,只能无奈进行扫射。随着情况发展,美军高层注意到朝鲜腹地出现大量不合常理的“草堆”,这些“草堆”位置分散且频繁变换,明显不符合一般农作物堆放规律。
美军分析认为这些草堆可能是我军汽车的伪装,开始集中轰炸这些目标,短时间内便击毁了我军百余辆汽车。
消息传到彭德怀耳中,他立刻感到十分紧张。汽车本就匮乏,如此大规模损失,将严重影响补给线稳定,战局恐难继续。正因如此,彭德怀再次找洪学智商讨对策。
这时洪学智提出的“主动让美军轰炸”的计划,既非胡言乱语,也非错误决策,反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妙计。
早在彭德怀找到他之前,洪学智便已经在筹划这一方案。面对敌军不断破解伪装策略,他意识到继续钻研隐蔽手段可能也难逃被识破的命运,倒不如将计就计,引导敌人将火力消耗在无用目标上。
具体来说,洪学智并非让美军轰炸仍可正常行驶的汽车,而是故意将那些已经损坏、失去维修价值的废旧车辆暴露给敌人。自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来,我军大量汽车损毁,这些报废车辆本无用武之地。
如果将这些废车有计划地摆放出来供敌军轰炸,一方面能够浪费美军弹药和轰炸时间,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转移敌军注意力,保护真正的补给运输线。
为此,洪学智甚至派人连夜搭建汽车模型工事,每天吸引大量美军轰炸机前来攻击。
美军飞行员每日忙碌于轰炸这些假目标,纷纷向上级请功,场面一时热闹非凡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美军高层惊觉,我军补给线尽管频遭轰炸,补给效率反而提高。
原因很简单:美军每日轰炸次数有限,却大部分资源浪费在轰炸我军废旧汽车和伪装工事上,而我军真正的补给线早已悄然转移至另一条更加隐蔽的运输线路,确保了前线战斗所需的物资弹药源源不断。
彭德怀听完洪学智的详细汇报后,立刻从担忧转为喜悦,甚至紧急下令将该策略推广到全军范围,成功破解了美军对我军汽车补给线的空中打击,有力保障了前线作战的后勤供应。
发布于:天津市